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浅谈小学生数学课上语言的精练性

浅谈小学生数学课上语言的精练性

2011年06月01日 08:52:01 来源:鞍山市台安黄沙中心校 访问量:556

浅谈小学生数学课上语言的精练性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而语言又是沟通与理解的载体,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又是思维能力的结果,又是头脑中思维的外化,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的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思维的结果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思维的更加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表达中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让教师对教学的效果作出进一步的判断,然而,既使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很多教师忽视学生语言的训练,使学生只知道一味的做题目,但要他们对所做出的题目说出为什么这样做,却是很难的,正如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要想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小学生语言表达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因此,要给小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必须丰富他们的生活。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小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开阔儿童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他们思维发展和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大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铺设语言的阶梯,引导学生会“说”

小学数学课要把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数学过程之中,巧妙地铺设语言阶梯,让学生学得深,记得牢,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在教学“32个同学做纸飞机,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几个同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这道题主要讲了什么事情?先告诉了我们什么?再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我算什么?只要说清了这几句话,学生就从应用题的生活语言中找出了条件和问题,抓住了理解应用题的关键。接着再让学生口述解题的思路;要求每组有几个同学,就是把32个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个?这是把“数学语言”3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根据“要分的总数写在前面作被除数”,“平均分的份数写在后面作除数”,引出“32÷4”,转化为“数学式子”,使学生会用日常“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再转化为“数学式子”,通过两个“转化”的数学语言阶梯,来发展数学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在教师的教育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前面说的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04)×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04)×25是根据四年级上册学过的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积相加,运用乘法分配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比其它的解题方法呢?然后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这样就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把握语言时机,让学生“说”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必须把握好时机,多让学生“说”。如教学第二册的“比多”应用题时,通过摆图片和三角形片,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后,学生已经有了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了把具体操作过渡到抽象思维。如:

教学“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几朵?”时,让学生读题后提问:你们说这道题告诉我们的是红花多,还是黄花多呢?这时,学生中会有两种意见,有的说“红花多”,有的说“黄花多”,那么,哪种答案正确呢?从而激起学生在认识中的矛盾冲突。因此,教师要把握这一时机,再引导学生看条件“红花比黄花多3朵”,提出“这是谁与谁比?以谁为标准来比?较多的量是由哪两个部分组成的?可以变换一下叙述形式吗?”让学生思考后,表述自己的意见,关键让学生理清“比”的标准和较多的一个量的两个组成部分,从而加深对求“比多,比少”应用题的理解,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语言,又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真是“两全齐美,恰到好处”。

四、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6厘米= )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让学生小结。 让学生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虽然小学生表达能力有限,但只要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比如:在学习了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法则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收获有什么?”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五、在实际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训练

实际操作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儿童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折:让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均匀的四份;看:引导学生观察多种不同的分法;一共分成几份?每一份的大小怎样?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纸,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是怎样表述的?等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语言的培养就是让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不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对语文等学科起着辅助作用,让学生在数学课上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实是锻练了说话能力,训练了他们的胆子。

我们迈进新世纪的门槛,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上述问题,通过某些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让他们全面去发展。

黄沙五间 

邢利

 

 

 

 

 

 

 

 

 

 

 

 

 

 

 

 

 

 

 

 

编辑:王安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教改理论与实践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鞍山市台安黄沙中心校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