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2011年06月03日 08:12:31 来源:互联网 访问量:537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为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员理解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本纲要.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变迁日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推出的萎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倡导活动课程,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课程指导纲要,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遇到许多问题.此次课程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与规范.当前举国上下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一)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三)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四)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

编辑:王安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鞍山市台安黄沙中心校 特此声明。